梅香如故 毛不易周深合唱歌曲 如懿传片尾曲 音乐百科

音乐磁场 2025-11-20 18:49:47 3
《梅香如故》是由毛不易与周深联袂献唱的古风抒情金曲,作为电视剧《如懿传》片尾曲于 2018 年 8 月 20 日正式发行,收录于《如懿传 电视原声大碟》。歌曲由吕景亚作词、陆虎作曲、郑楠编曲,以 “梅” 为核心意象,串联起宫廷爱情的遗憾与坚守,凭借深情婉转的旋律、极具画面感的歌词及两位歌手的极致演绎,成为古风 OST 标杆之作,长期占据各大音乐平台古风榜单前列,沉淀为华语乐坛经典合唱曲目。

一、歌曲核心概况

基本信息

  • 歌曲名称:梅香如故
  • 演唱歌手:毛不易、周深
  • 发行时间:2018 年 8 月 20 日
  • 所属专辑:《如懿传 电视原声大碟》
  • 歌曲流派:古风、抒情、影视 OST
  • 词曲创作:吕景亚(作词)、陆虎(作曲)
  • 编曲制作:郑楠
  • 歌曲时长:4 分 42 秒
  • 版权归属:腾讯音乐娱乐集团

发行背景

《梅香如故》是为古装宫廷剧《如懿传》量身打造的片尾曲,剧集以如懿与乾隆的一生情路为主线,讲述了从青梅竹马到深宫疏离的爱情悲剧。制作团队希望通过歌曲传递 “一生一世一双人” 的初心与 “爱而不得” 的遗憾,与剧情中如懿坚守自我、宁折不弯的 “梅品” 形成深度呼应。
为契合剧集的古风基调与情感内核,制作组邀请擅长叙事抒情的毛不易与极具 vocal 表现力的周深合作。两位歌手均以细腻的情感表达著称,毛不易的低沉醇厚与周深的空灵高亢形成强烈互补,成为歌曲出圈的关键因素。歌曲发行后,不仅同步带动剧集热度,更凭借独立的艺术价值突破影视 OST 的局限,成为传唱度极高的独立音乐作品。

二、创作团队与制作亮点

核心创作阵容

  • 作词:吕景亚,知名音乐词人,擅长以古典意象构建情感叙事,其作品兼具文学性与画面感。《梅香如故》中 “梅”“雪”“月” 等意象的运用,精准贴合《如懿传》的宫廷语境与人物心境,“花开早 天知晓 天莫笑 天亦老” 等歌词更是成为流传甚广的经典名句。
  • 作曲:陆虎,实力派音乐人、歌手,曾为多部热门影视剧创作 OST。此次作曲以五声音阶为基础,旋律线条婉转悠扬,低音区的平缓铺垫与副歌部分的旋律攀升形成鲜明对比,完美复刻了爱情从甜蜜到悲凉的转折。
  • 编曲:郑楠,华语乐坛顶尖编曲师,擅长通过乐器搭配营造氛围。歌曲编曲以古典乐器为核心,融入现代制作手法,既保留古风韵味,又具备当代听众喜爱的听觉质感。

制作工艺与音乐特色

  1. 乐器编排:以古筝、二胡、竹笛等古典乐器为骨架,开篇古筝弹奏的主旋律奠定清冷基调,中段二胡的加入强化抒情氛围,副歌部分弦乐组的铺陈则放大情感张力。同时融入钢琴、贝斯等现代乐器,平衡古典与流行,让歌曲更易被大众接受。
  2. 和声设计:采用 “低主高辅” 的和声结构,毛不易的中低音作为主旋律支撑,周深的高音和声以衬腔、回声等形式点缀,如 “以生死相许 来世再续” 段落的和声叠加,形成 “一唱一和” 的对话感,模拟剧中人物的情感交织。
  3. 录制细节:为追求情感的真实传递,录制过程中采用 “同期情感沟通” 模式,毛不易与周深通过反复打磨咬字、气息与强弱处理,让每一句演唱都贴合歌词的情感递进。例如 “忍别离 不忍却又别离” 中,毛不易的气声处理与周深的转音衔接,精准传递出 “不舍却无奈” 的复杂心境。

三、歌曲音乐与歌词解析

音乐结构与旋律特点

歌曲采用 “主歌 - 预副歌 - 副歌 - 间奏 - 主歌 - 副歌 - 桥段 - 副歌” 的经典流行结构,旋律设计紧扣 “悲而不伤” 的核心情感:
  • 主歌部分:旋律平缓,音域集中在中低音区,配合毛不易的叙事性演唱,如 “那年梅花 疏影横斜 冷香入画”,宛如在诉说一段尘封的往事。
  • 预副歌:旋律逐渐上行,“谁懂我 寒梅傲骨 冰心一片 只为伊人醉”,为副歌的情感爆发做足铺垫。
  • 副歌部分:旋律攀升至高音区,“忍别离 不忍却又别离 托鸿雁南去 不知此心何寄”,旋律线条舒展,情感浓度达到顶峰,周深的高音演唱成为点睛之笔。
  • 桥段部分:节奏放缓,旋律转入内敛,“花开早 天知晓 天莫笑 天亦老”,通过调式的细微变化,营造出 “时光流逝、物是人非” 的沧桑感。
整首歌曲调为 D 大调,转调自然,音域跨度达 12 度,既考验歌手的 vocal 控制力,又让音乐层次更加丰富。旋律中多次出现的 “回环式” 乐句,如 “天知晓 天莫笑 天亦老”,既增强了记忆点,又暗合 “命运循环” 的剧情主题。

歌词意象与情感内核

《梅香如故》的歌词以 “梅” 为核心意象,构建了完整的情感叙事体系,兼具古典美与现代共鸣:
  1. 意象解读:“梅” 象征如懿的品格,“疏影横斜”“冷香入画” 对应其初入宫闱的纯净与孤傲;“雪压枝头”“寒梅傲骨” 暗喻深宫的打压与她的坚守;“花开早”“花谢早” 则映射爱情的短暂与遗憾。此外,“鸿雁”“月光”“孤帆” 等意象,进一步强化了 “思念”“孤独”“离别” 的情感基调。
  2. 情感层次:歌词从 “初见倾心” 到 “相守不易”,再到 “离别不舍”,最后到 “来世期许”,完整复刻了如懿与乾隆的情感轨迹。“以生死相许 来世再续” 既表达了对爱情的执着,也暗含了对现实的无奈,让歌曲超越了单纯的 “悲情”,增添了 “坚守初心” 的力量感。
  3. 语言风格:采用古典诗词的凝练笔法,句式长短结合,对仗工整,如 “天莫笑 天亦老”“花谢早 人年少”,既符合古风语境,又通俗易懂,避免了古典歌词的晦涩感。

四、演唱表现与 vocal 亮点

毛不易:叙事感满满的低音叙事者

毛不易的演唱以 “克制中见深情” 为特色,完美诠释了歌曲的叙事性:
  • 音色特点:其标志性的中低音醇厚温暖,如 “岁月的旁白”,将 “那年梅花 疏影横斜” 的回忆感娓娓道来,让听众瞬间代入剧情。
  • 情感表达:演唱时注重咬字的轻重与气息的控制,“忍别离 不忍却又别离” 中,通过气息的渐弱处理,传递出 “不舍却不得不放手” 的隐忍与克制;“托鸿雁南去 不知此心何寄” 则以平稳的语调,暗藏无尽的思念。
  • 角色定位:毛不易的演唱更偏向 “乾隆视角”,既有对过往的追忆,也有对失去的悔恨,与周深的 “如懿视角” 形成情感对话。

周深:空灵通透的高音点睛者

周深的演唱以 “极致的情感爆发力” 与 “细腻的转音处理” 为亮点,成为歌曲的情感高潮:
  • 音色特点:其高音空灵通透,兼具力量感与穿透力,副歌部分的 “忍别离”“来世再续”,高音如 “寒梅破雪”,瞬间冲破情绪的桎梏,让听众感受到情感的极致释放。
  • 技巧处理:擅长运用气声、转音等技巧,“冰心一片 只为伊人醉” 中的转音流畅自然,如 “梅香萦绕”;桥段部分的 “天亦老” 采用真假音转换,营造出空灵缥缈的意境,仿佛穿越时空的呼唤。
  • 角色定位:周深的演唱更贴合 “如懿视角”,既有对爱情的执着,也有对自由的向往,与毛不易的低沉形成 “一刚一柔”“一沉一升” 的完美互补。

双人合唱的化学反应

毛不易与周深的合作并非简单的 “分工演唱”,而是通过 vocal 的碰撞形成独特的情感张力:
  • 和声配合:副歌部分的 “双声叠加”,毛不易的低音作为支撑,周深的高音作为点缀,如 “以生死相许 来世再续”,两声部交织缠绕,宛如如懿与乾隆的灵魂对话。
  • 情感呼应:毛不易的 “克制” 与周深的 “释放” 形成对比,既暗合了剧中人物的性格差异,也让歌曲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,从 “隐忍” 到 “爆发” 再到 “释然”,完整呈现了爱情的全过程。
  • 风格融合:毛不易的 “民谣叙事感” 与周深的 “古风空灵感” 完美融合,让歌曲既有 “人间烟火气”,又有 “古典意境美”,满足了不同听众的审美需求。

五、行业影响与传播成绩

榜单与数据表现

  • 发行首日,《梅香如故》便登顶 QQ 音乐、酷狗音乐、酷我音乐三大平台古风榜榜首,并进入各大平台热歌榜前十。
  • 上线一周内,全网播放量突破 1 亿次,微博话题 #毛不易周深梅香如故# 阅读量破 5 亿,讨论量超 100 万,成为 2018 年暑期档最热门的影视 OST。
  • 长期占据各大音乐平台 “古风歌曲 TOP10”“影视 OST 经典榜” 等榜单,截至 2024 年,全网累计播放量超 50 亿次,单曲评论量破 100 万条,成为播放量最高的古风合唱歌曲之一。
  • 海外传播方面,歌曲在 Spotify、Apple Music 等平台收获大量海外听众好评,相关翻唱视频在 YouTube 播放量超千万次,成为中国古风音乐 “出海” 的代表作品之一。

奖项与行业认可

  • 2018 年,获 “亚洲新歌榜年度盛典” 年度最佳影视 OST 奖。
  • 2019 年,获 “音乐先锋榜” 年度最佳合唱歌曲奖。
  • 入选 “华语乐坛十大经典影视 OST”“古风音乐二十年代表作” 等榜单,被业内评价为 “影视 OST 与独立音乐艺术结合的典范”。
  • 词曲作者吕景亚、陆虎,编曲郑楠凭借该作品进一步巩固行业地位,毛不易与周深的 “黄金搭档” 组合也成为古风合唱的 “天花板” 配置。

社会与文化影响

  1. 影视 OST 标杆:《梅香如故》打破了 “影视 OST 依附剧集热度” 的传统,凭借自身的艺术价值实现长期传播,为后续古风影视 OST 的创作提供了 “剧情契合度 + 音乐独立性” 的双重参考标准。
  2. 古风音乐普及:歌曲以 “好听、好懂、有深度” 的特点,吸引了大量非古风音乐爱好者关注该 genre,推动了古风音乐的大众化传播,让更多人感受到古典音乐与现代流行的融合之美。
  3. 翻唱与二次创作:成为各大音乐节目、选秀比赛的热门翻唱曲目,如《歌手》《天赐的声音》等节目中均有歌手翻唱;短视频平台上,相关二次创作视频超百万条,涵盖古风舞蹈、剧情演绎、乐器独奏等多种形式,形成强大的传播矩阵。
  4. 文化符号意义:“梅香如故” 成为 “坚守初心、深情不改” 的文化符号,不仅被用于爱情语境,更延伸到职场、人生追求等多个领域,成为激励人们坚守自我的精神图腾。

六、歌曲衍生与版本迭代

官方衍生版本

  • 独唱版:毛不易独唱版与周深独唱版分别于 2018 年 9 月上线,独唱版更突出个人 vocal 特色,毛不易版侧重叙事感,周深版侧重情感爆发力,满足了不同听众的偏好。
  • 伴奏版与纯音乐版:上线后成为古风舞蹈、汉服走秀、短视频配乐的热门选择,纯音乐版中古典乐器的细节更清晰,成为音乐爱好者收藏的经典版本。
  • 演唱会特别版:毛不易 “幼鸟指南” 巡回演唱会、周深 “深深感谢你” 巡回演唱会上,两人多次现场合唱该歌曲,通过重新编排的编曲与即兴的 vocal 互动,带来全新的现场体验,相关演唱会片段视频播放量超亿次。

民间二次创作

  • 翻唱改编:涵盖流行、摇滚、民乐等多种风格,其中民乐版(古筝、二胡、琵琶合奏)、戏腔版、英文翻唱版等特色版本引发广泛关注,进一步拓展了歌曲的受众群体。
  • 跨界合作:被改编为古风舞蹈、戏曲选段、书法配乐等,成为文化跨界融合的热门素材,如某舞蹈节目的古风群舞《梅香如故》,凭借优美的舞姿与歌曲的完美契合,获得全网好评。
  • 文创衍生:相关歌词被用于书法作品、古风饰品、文具等文创产品设计,“梅香如故” 成为古风文创的热门 IP,进一步延伸了歌曲的文化价值。

七、歌曲评价与争议

正面评价

  • 业内评价:“《梅香如故》将古典诗词的意境、现代流行的旋律、影视剧情的情感完美融合,是一首兼具文学性、艺术性与传播性的佳作。毛不易与周深的演唱各有特色又相得益彰,让歌曲的情感表达达到了极致。”
  • 听众评价:“每次听都能想起如懿与乾隆的爱情悲剧,歌词太戳心了”“毛不易的低音像岁月沉淀,周深的高音像穿透时光的呼唤,两人合唱简直是听觉盛宴”“这首歌不仅好听,还很有深度,‘梅香如故’代表的坚守让人感动”。
  • 媒体评价:“《梅香如故》的成功,在于它抓住了‘情感共鸣’这一核心,无论是剧情中的爱情遗憾,还是现实中的人生坚守,都能让听众找到自己的影子。它不仅是一首影视 OST,更是一首关于‘初心’与‘深情’的人生之歌。”

争议与讨论

  • 部分听众认为歌曲 “过于悲情”,旋律与歌词的悲伤基调可能影响听感,但这一争议也从侧面反映了歌曲情感表达的精准性。
  • 关于 “谁的演唱更出彩” 的讨论,部分毛不易粉丝更偏爱其叙事感,周深粉丝则更认可其高音爆发力,但多数听众认为两人的合作是 “1+1>2” 的效果,缺一不可。
  • 有观点认为歌曲的编曲 “偏保守”,古典乐器的运用未能突破传统,但也有听众认为 “保守” 是对古风基调的尊重,避免了过度创新导致的违和感。
总体而言,争议并未影响《梅香如故》的经典地位,反而让更多人关注到歌曲的创作细节与情感表达,进一步提升了歌曲的传播度与讨论度。

八、总结:梅香不散,经典永存

《梅香如故》的成功,源于创作团队对 “剧情与音乐融合” 的精准把握,更源于毛不易与周深两位歌手的极致演绎。歌曲以 “梅” 为意象,以 “情” 为内核,既贴合《如懿传》的宫廷爱情悲剧,又超越了具体的剧情限制,成为表达 “坚守初心、深情不改” 的通用载体。
从音乐层面看,歌曲将古典与现代完美融合,旋律婉转悠扬,歌词凝练优美,编曲细腻精良, vocal 表现惊艳,具备极高的艺术价值;从传播层面看,歌曲突破了影视 OST 的生命周期限制,通过二次创作、翻唱、跨界合作等形式,实现了长期传播,成为古风音乐的标杆之作;从文化层面看,歌曲承载了 “梅品” 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,成为激励人们坚守自我、不忘初心的文化符号。
如今,距离《梅香如故》发行已过去多年,但它依然在各大音乐平台传唱,在短视频平台引发新的传播热潮,真正做到了 “梅香如故,经典永存”。它不仅是毛不易与周深的代表作,更是华语乐坛古风音乐的里程碑式作品,为后续创作者提供了 “情感真挚、制作精良、文化底蕴” 的创作范本。
下载

https://www.hifiii.com/thread-608.htm

最新回复 (0)

您可以在 登录 or 注册 后,对此帖发表评论!

返回
发新帖